河南考试信息网,全网考试资讯一网打尽!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河南考试信息网

有什么问题请留言

我们将及时回复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新闻 > 其他相关

搭建教育共同体,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探索“四共-四联-四互”内涵式发展之路

时间:2023-01-06 09:27作者:河南考试信息网来源:河南考试信息网 分享文章:
本文发布时间是2023年01月06日09点27分,当前时间是,请注意辨别时效性!下面就一起来看下河南考试信息网为您介绍的关于【搭建教育共同体,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探索“四共-四联-四互”内涵式发展之路】的相关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搭建教育共同体,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探索“四共-四联-四互”内涵式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数字经济时代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软件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同时也对软件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   在此背景下,厦门大学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嵌入式软件行业关键核心问题,深化与华为等头部企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软件生态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为更好地深化校企合作,在培养创新型高层次软件人才方面发力,厦门大学牵头组建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2022年2月,该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围绕虚拟教研室内涵建设、发展规划等问题,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兼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廖明宏,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厦门大学教授吴清锋接受专访。   虚拟教研室的核心在于调动参与者积极性   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并不是传统教研室简单的虚拟化,而是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深化新教改而产生的新教学形态,是跨学科、跨业界、跨区域的教学、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教学组织。在其建设过程中,有几个绕不开的问题——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 搭建教育共同体,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探索“四共-四联-四互”内涵式发展之路(图1)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兼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廖明宏   廖明宏指出,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高校的基层组织就是教研室,教师们通过面对面“闲聊”,进行学术、教学交流的探讨,而随着时间推移,教研室逐渐被研究室、研究中心取代,这些机构主要以科研为主组建,教师缺少一个教学交流的平台,因此,也就有了现在的虚拟教研室。“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就是要为全国高校相关领域教师搭建这样一个分享教学经验、学习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交流平台。”在具体落实上,该虚拟教研室依托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联合工作组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联合多个区域的十余所高校院所、四家在信息技术或虚拟仿真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头部企业以及三家国家一级出版社等共同参与建设。   “虚拟教研室建设最核心的关键点就是让广大教师真正感到这个虚拟教研室对他是有帮助的,并愿意长期关注和参与虚拟教研室的活动。因此,我们要求加强调研,做精做细虚拟教研室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高校、企业和出版社的积极性,保证课程群长期活跃,教师们积极参与,力争把虚拟教研室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对广大教师有帮助的交流平台。”廖明宏强调。   搭建教育共同体,助推虚拟教研室化“虚”为“实”   虚拟教研室利用信息技术搭上了“云上迁徙”的快车,但如何才能化“虚”为“实”,推动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真正落地生根,是建设者不得不面临的终极考验。 搭建教育共同体,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探索“四共-四联-四互”内涵式发展之路(图2) 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厦门大学教授吴清锋   吴清锋指出,“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核心是教育共同体的建设,这是将虚拟教研室由‘虚’推向‘实’的重要基础。”据悉,该虚拟教研室以“教育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开展“双核联动-三区集聚-多校支撑”的共同体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我们还想探索一种以虚拟教研室为平台依托的开放合作机制,打造出高效的校内校外虚拟教研室建设‘双循环’格局。校内循环是指学校内部教学组、学院系所、相关职能部处等之间的合作,校外循环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以点带面或联动帮扶的活动。” 搭建教育共同体,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探索“四共-四联-四互”内涵式发展之路(图3) 校内校外虚拟教研室建设“双循环”格局   为此,厦门大学从支撑专业升级改造、特色化金课建设、优秀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大任务发力,开展以“四共-四联-四互”为特征的虚拟教研室内涵建设。   吴清锋介绍,“四共”方面,一是标准共建,希望通过虚拟教研室资源汇聚的优势,在教指委指导下,建立适合区域软件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二是资源共享,在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软件工程系列核心课程基础上,通过虚拟教研室,促进各成员间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三是改革共进,以虚拟教研室为重要载体,校企联动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四是人才共育,通过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探索创建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协同培养。   “四联”方面,一是联合建专业,以软件工程专业为突破口,建设“软件+”专业,依托虚拟教研室,联合相关高校共同探讨专业培养方案、质量标准等等,以此提升专业竞争力;二是联合建课程,与国内科技领先企业,如拥有鲲鹏、昇腾、华为云的华为联合共建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等;三是联合建教材,将课程思政等融入到软件工程教材建设当中,与企业及出版社共同设计新形态教材;四是联合建平台,充分利用“智能基座”建平台,夯实ICT人才培养基础。同时,与华为建设的软件教育生态合作圈联手,共同为学生打造交流基地、创新实践训练营、社区等。   “四互”方面,一是规划开展学分互认,在虚拟教研室内部做先行探索,推进优质课程实现学分互认;二是学生互换,开展校际交流,探讨学生第二校园学习交换模式;三是教师互聘,建议采用短学期与长学期、专职聘任与兼职聘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将产业专家资源和高校教师资源导入到高校中来;四是教师互训,依托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项目等,共建针对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常态化师资培训工作。 搭建教育共同体,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探索“四共-四联-四互”内涵式发展之路(图4) 多维空间融合的虚拟教研室   “通过内涵建设,希望把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做成全国性标杆,甚至在‘一带一路’上具有国际影响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将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吴清锋说。   深化产教融合,虚拟教研室携手华为共育软件人才   如今,软件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学科,不论是教学还是企业实践活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和探索前进之中。然而,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仅仅依靠高校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与企业处在人才链的两端,如何分配好两方角色,培养出创新型高层次软件人才是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要突破软件人才培养的瓶颈以及软件产业的关键核心问题,必须把产教融合深入地做下去。”廖明宏表示,企业和高校要各展所长,企业通过与高校共建课程体系、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等方式,推动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吸收企业先进技术和资源,瞄准企业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而软件工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具有天然的产教融合基因,依托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项目,积极将昇腾、鲲鹏、华为云等产业发展前沿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以最新的产业趋势、产研技术和实践为基础,通过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究和探索,培养高水平软件工程教师团队。“虚拟教研室的‘四共-四联-四互’建设都有华为的影子,与华为的合作更是促进了高校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手段的更新。”吴清锋同时指出。   产教的深层次融合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及未来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清锋表示,“通过与华为这类头部领军企业开展人才共育,进而建立起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才可能锻造出具有家国情怀胸怀世界的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复合型工科人才。当下,虚拟教研室与华为的合作聚焦在本科阶段,期待未来双方的合作扩大至研究生教育教学中。”   专家介绍:   廖明宏,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现任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编教材多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   吴清锋,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本科教学团队带头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负责人。兼任厦门市计算机学会秘书长、福建省人工学会常务理事等。荣获厦门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特等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

☞推荐阅读:为什么说自考生当老师太难了 能不能考编制

☞推荐阅读:2023年上半年山西临汾社会人员普通话水平等级通知

☞推荐阅读:国家开放大学靠谱吗 学历国家承认吗

☞推荐阅读:辽宁2021年10月自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推荐阅读:天津二建报考条件2024 什么时候报名考试

以上内容由河南考试信息网为您收集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欢迎分享给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有用考试信息!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