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试信息网,全网考试资讯一网打尽!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河南考试信息网

有什么问题请留言

我们将及时回复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学考试 > 考试介绍

成人自考本科教育管理心理学简答题理论知识点1

时间:2021-08-23 09:52作者:河南考试信息网来源:河南考试信息网 分享文章:
本文发布时间是2021年08月23日09点52分,当前时间是,请注意辨别时效性!下面就一起来看下河南考试信息网为您介绍的关于【成人自考本科教育管理心理学简答题理论知识点1】的相关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要学习,甚至从自己的敌人那里去学习怎样做到明智、真实、谦逊,学习怎样避免自视过高,这总不会为时太晚。——卢梭
成人自考本科教育管理心理学简答题理论知识点1

虽然距离2021年10月的自学考试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大家也要认真备考,毕竟自考备考一向要趁早。以下是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人自考本科教育管理心理学简答题理论知识点1,建议大家收藏起来哦!

成人自考本科教育管理心理学简答题理论知识点1

1、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教育管理中的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这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教育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单位。(2)研究教育管理中群体心理和行为的规律。(3)研究教育管理中领导心理和行为的规律。(4)研究教育管理中的组织心理和行为规律。

2、“观察法”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1)优点:一是所得材料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二是所得材料真实可靠。(2)局限性:一是研究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不能做精确的重复, 只能消极的等待观察所需要的现象的出现。二是所得的材料不易做数量分析,也不能精确的确定某种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

3、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①研究者可以主动的引起其所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 ②研究者可以严格控制和改变条件,从而了解某些条件对被试心理现象的制约或影响③研究者可以反复进行实验, 对实验结果可以反复的进行验证,以作为判断被试心理现象究竟是典型性还是偶然性的依据。(2)缺点:由于人们的管理行为过于复杂,难以控制,而且受情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实验法对于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4、根据霍桑实验梅奥提出的与传统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念: ①传统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刺激职工生产积极的惟一因素,而梅奥提出职工除了物质需要以外,还有心理的需要。②传统管理理论认为工作条件是决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而梅奥指出生产率主要决定于职工态度和情绪。③传统管理理论只重视“正式群体”只重视规章制度、职权划分等,梅奥却指出“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而且这种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情绪与行为对生产有相当影响。④霍桑实验还指出建立新型领导、听取职工意见与沟通信息的重要性。指出新型领导的能力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

5、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2)心理是客观现实(外部世界)的反映。(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6、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逐步趋向综合外,还具有哪三种趋势: (1)由原来的基层管理为主发展到以高层管理为主( 2)由日常业务性管理为主发展到以经营性管理为主( 3)由原来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7、“复杂人”假设的主要管理措施:(1)、 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2)根据企业情况不同,采取弹性、应变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3)善于发现职工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方面的个别差异,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的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

8、人的本质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意识属性的生物,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统一体。 (2)人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属于自然,人又统治自然。(3)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人的本质的最重要的方面。(4)人的意识属性,说明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的反映,而是具有自觉性,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9、人的本性是什么? 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这种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是人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发挥,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

10、如何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兴趣?(1)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教育实践的成败对于人们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2)社会生活条件是兴趣产生、巩固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给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兴趣产生的前提,也是提高和丰富人们的兴趣所不可或缺的。(4)自我教育是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外界环境与教育条件必须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才能成为起作用的因素。

11、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动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以 自身的工作成就为主要目标。 (2)对职称的追求是努力工作的动力。 (3)经济利益的追求。

12、在运用奖励方面应注意什么?(1)要善于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 (2)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3)奖励要及时。(4)奖励的程度要与贡献的大小挂钩。(5)奖励的方式要有变化,考虑教职工的需要差异。

13、挫折产生的组织因素: (1)组织管理方式。 (2)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 3)工作性质( 4)工作环境( 5)其他:如工作计划安排不周,工作与休息时间安排不当以偏低的工资,不公平的晋升制度,不合理的奖惩等。

14、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的特点:(1)态度的自觉性,是自我意识高度发展的表现。 ( 2)态度的明朗性,要言行一致、旗帜鲜明(3)态度的倾向性(4)态度的复杂性

15、教育工作者工作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的具体形成过程与社会化同步, 经历了服从、 认同、内化的过程。(1)服从:是指个体在个体的影响下,作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即公开表示接受某种态度,但内心并不一定接受。 ( 2)认同:是人们开始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或群体的要求相一致( 3)内化:指他人的态度完全融化吸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态度与价值体系,在情感体验上也完全融合一致,并产生坚定不移的行为意向。

16、态度的学习理论:(1)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2)认为人的态度主要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而产生。联想、强化和模仿是学习的三个主要机制。(3)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重视联想或联系,强化理论重视强化作用,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模仿。而霍夫兰德则将此三者联系在一起,以为态度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三种过程获得发展的。

17、平衡理论:(1)由海德提出( 2)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和双方对某事的态度的途径维持其一致性态度。如果态度是一致的,则是愉快的,会出现认知平衡状态;如果对某事态度不一致,会出现认知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是不愉快的,会产生一种压力,使人们改变态度以恢复平衡,保持一致性。人们的态度和看法,基本是根据一致性构成的。

18、认知失调理论: (1)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2)他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由认知因素构成的,这些认知因素就是思想、信念、态度等。(3)认知因素之间或者是不相关的,或者是相关的。相关因素是可以协调的,也可以是失调的。如果相关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关

19、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对群体目标的认识,群体目标被群体成员所接受,并能顺利的实现时,会增强其凝聚力;反之,会涣散。(2)对群体利益的认识:如一致, 就能有较高的凝聚力(3)群体中的 “核心人物”的作用,是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4)群体成员需要的满意度( 5)群体的外部压力,会使群体成员更加紧密的凝聚在一起,一致对外,更加团结一致,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6)其他方面:如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群体规范、群体成员的信息沟通是否灵敏、沟通采取的方式、成员的个体特征、思想水平等。

20、非正式群体的心理特点有哪些?(1)行为协调一致,他们志同道合,利益或观点一致(2)群体凝聚力强,他们相互信赖、团结一致,有较强的凝聚力(3)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气氛, (4)灵敏的信息沟通,他们交往频繁,关系密切, 相互信任, 信息传递迅速, 反映灵敏 (5)公认的“核心人物” 。

☞推荐阅读:上海成人高考2022年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推荐阅读:济源市2023年康复理疗师怎么报名

☞推荐阅读: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包通过

☞推荐阅读:2022年11月12日劳务员每日一练《专业基础知识》

☞推荐阅读:2023年第四季度甘肃平凉普通话考试时间:10月30日起

以上内容由河南考试信息网为您收集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欢迎分享给朋友!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有用考试信息!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